7月9日9時許,銀川市金鳳區(qū)親水大街旁,閱海灣高級中學正式揭牌。誰能想到,50多天前,校門口還曾是一片黃土飛揚之地?很難想象,去年7月2日方才破土動工,今年6月30日就全面完工,這座總投資4.7億元、承載3000個學位的銀川教育“一號工程”,以11個月的極限速度,完成了常規(guī)需24個月的建設任務。
閱海灣高級中學全景圖。
作為銀川近年單體規(guī)模最大、投入最多的基礎教育項目,閱海灣高級中學從誕生就背負著沉重的倒計時牌:總建筑面積7.3萬平方米,11棟單體建筑拔地而起,400米標準田徑場、340間學生宿舍、智能化教學設施缺一不可。其中,由寧夏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施工的一標段包含1#教學樓、2#實驗樓、3#文體樓、4#綜合樓、60間教學班以及智能化教學設施等。當寧夏建工集團接下軍令狀時,擺在面前的是一道無解難題——2024年7月1日開工,2025年6月30日必須竣工!
“許可證去年7月1日才下達,7月2日基礎開挖啟動,每一天都是掰著手指頭算。”寧夏建工三分公司黨支部書記、經理陳娜在項目“大干50天”攻堅沖刺動員大會中望著“距竣工剩余50天”的紅色倒計時,眉頭緊鎖。要跑贏時間,唯有打破常規(guī)。
學校走廊。
黨員突擊隊的旗幟插上攻堅最前線——4.07萬平方米的1標段工地瞬間化為戰(zhàn)場。項目臨時黨支部將硬骨頭拆解為“責任田”:設立技術攻堅崗,72小時完成4棟樓BIM建模,鋼筋智能下料系統(tǒng)硬生生“摳”出15%鋼材;設立進度沖鋒崗,“立體交叉施工法”讓主體未封頂就插入裝修預備,工期壓縮40天;設立安全哨兵崗,人臉識別系統(tǒng)+揚塵自動噴淋裝置護航,創(chuàng)下零事故紀錄。“簽軍令狀那晚,壓力大得睜眼到天亮?!蓖粨絷爢T耿彪指著墻上的目標責任書坦言。百日攻堅期間,黨員帶頭兩班倒,硬是把樁基周期從25天壓到12天。
智慧建造顛覆傳統(tǒng)想象,空中造樓機轟鳴,預制柱梁精準吊裝,4層教學樓主體30天封頂;裸土披上仿真草皮,智能圍墻噴淋降塵,PM2.5數據直傳監(jiān)管平臺;VR安全體驗艙里,工友“親歷”高空墜落沖擊,日均培訓200人次。更絕的是綠色巧思——短鋼筋焊成支撐架,廢木枋變身防護板,雨水收集池供給全場清潔用水。
學校揭牌及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現場。
上午11時許,當銀川市閱海灣高級中學揭牌及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舉辦結束后,大家步入校內參觀時,無不深感震撼。1#教學樓內,防爆電源插座正在嵌入棱角如刀削的混凝土墻體;實驗樓通風管道密如蛛網,可抗8度地震的樁基深扎大地;文藝樓12.6米挑高穹頂一次吊裝到位,藝術空間雛形已現。
隨著秋季開學臨近,閱海灣高級中學已整裝待發(fā)。“學校在銀川一中和唐徠中學合作支持下,通過聯合教研、聯考聯測、共享德育活動、骨干教師工作室及‘雛鷹托舉工程’(選派青年教師到兩校學習),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師資水平,確保順利開學運行。”校長楊樹斌說道。可以預見的是:窗明幾凈的教室里,銀川一中名師培訓新教師的場景即將上演;1080名首批高一新生將在這里開啟追夢之旅。
學校教室。
“搶出來的工期是責任,拼出來的速度是民心!”當寧夏建工三分公司的建設者們撤出這片戰(zhàn)場時,他們帶走的是塔吊與藍圖,卻在這片熱土上刻下了國企基建人的硬核擔當——以黨建紅引領工程綠,用科技力突破時空限,讓不可能成為可能。(寧夏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峰 李昊斌 徐琳 馬賽爾 文/圖片/視頻)
來源:寧夏日報客戶端